睪丸異常引起不育的原因:精索靜脈曲張系精索的靜脈回流受阻或瓣膜失效,血液返流引起血液淤滯,導致蔓狀靜脈叢迂曲擴張。發病率在男性人群中為10%~15%,多見于青壯年。在男性不育人群中占15%~20%.
【病因】 睪丸及附睪靜脈匯集成蔓狀靜脈叢,經三條徑路回流;①在腹股溝管內匯成精索內靜脈,在腹膜后上行,左側精索內靜脈成直角進入左腎靜脈,右側在右腎靜脈下方約5cm處成銳角進入下腔靜脈,直接進入右腎靜脈只有5%~10%;②經輸精管靜脈、進入髂內靜脈;
①人的直立姿勢影響精索靜脈回流;
②靜脈壁及其周圍結締組織薄弱或提睪肌發育不全;③靜脈瓣膜缺損或關閉不全;
③經提睪肌靜脈至腹壁下靜脈,匯入髂外靜脈。左側精索靜脈曲張發病率高的原因為:
④左側精索內靜脈行程長并呈直角進入腎靜脈,靜脈壓力高;
⑤左精索內靜脈可能受乙狀結腸壓迫;
⑥左腎靜脈在主動脈與腸系膜上動脈間可能受壓,影響精索靜脈回流,形成所謂近端鉗夾現象;
⑦右髂總動脈可壓迫左髂總靜脈,使左輸精管靜脈回流受阻,形成所謂遠端鉗夾現象。由于上述前三項因素同時影響兩側精索內靜脈,一部分右精索內靜脈直接進入右腎靜脈,兩側蔓狀靜脈叢之間存在交通枝,實際上右側精索靜脈曲張的發病率也不低。一組100例精索內靜脈造影證實雙側病變53例,右側單獨發病20例。另一組3l例不育者中,經體檢確診為雙側精索靜脈曲張者占58%.腎腫瘤在腎靜脈、下腔靜脈內形成栓或腹膜后腫瘤壓迫、腎積水或異位血管等均可引起精索靜脈曲張,稱為癥狀性或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。
【病理生理】 精索靜脈曲張使睪丸發生病理改變。生精小管生精上皮出現脫層,精母細胞及精細胞排列紊亂,進行性減少。在嚴重病例,精原細胞喪失,僅殘留支持細胞,并可見多核巨細胞。生精小管管壁玻璃樣變,管腔收縮,間質內一部分Leydig細胞蛻變,另一部分,血管有硬化改變。精子數目減少,尖頭精子、無定形或不成熟精子增加。